您现在的位置:天利高考网 > 中考资讯 > 体育

指导之----高考考试最后90天语文抢分高招

来源:www.guoxuecom.com 2025-03-04

体育

  陈京龙 湖南特级教师 《考试试题调查》

  1、看重基础,全方位复习。

  大家在考试前最后90天要依据2008《考试概要》解析考试大纲从字音到写作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梳理,既关注热门,也留神冷点(如标点符号的正确用)甚至冰点(如文学知识的识记),决不可以存有任何侥幸心理。目前各地试题题量和文字书写量都有降低趋势,因而个别考试知识点在高考考试试题中轮空,譬如2007年全国卷两套卷中对语基常识的考查,没出现标点题,卷Ⅰ有字形题,天字音题;卷Ⅱ却相反,有字音题,无字形题。所以上一年来,考的考试知识点并不意味着无关紧要,更不意味2008年仍然不出题。又如2005年江西卷的第一大题出了6个小题,分别考查了字音、字形、同义词比较、成语用、标点符号和语病辨别等考试知识点,2006年压缩了题量,没出成语题,但2007年高考考试江西卷又考了成语。其实,过去一些冷点完全可能变成后来的热门,譬如说全国卷在2005年之前没单独考察语段压缩和扩展语句,在2006年、2007年全国两套试题中语文综合表达题的板块里压缩语段,扩展语句卷土重来,成为热门考试试题,无论是概括二胡的特征还是仿照朱自清先生的名作扩展成三句话,都是对这个考试知识点的检查。所以,大家必须要全方位复习,要兼顾热门与冷点,不放过任何一个考试知识点。如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同时,应该注意回归教程,查缺补漏。认真剖析一下高考考试考试试题,几乎都可以用中学教程里的常识来解决。教程提供给大家词汇注音和讲解、文学知识与名句名篇、写作素材与范例等。特别是文言文,试题上的每一个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使用方法,每种句式的特征等,都能在教程中找到相应的要点。尤其是近几年高考考试,有相当多的课文中现成的句子直接搬上了试题。试想,如不熟知教程,这类题目又如何能答好?

  2、突出重点,主攻读写。

  最后备考阶段,应突出阅读鉴赏和作文练习。这两大方面占分多,一招不慎将满盘皆输。

  阅读鉴赏能力的提升需要按部就班,先要准确理解有关鉴赏术语的意思,然后阅读一些鉴赏文章,再尝试答卷,总结答卷思路,做到有看法有剖析,如此就能尽可能防止方向性的错误,保证得分率。

  作文方面,要全方位练习各种容易见到文体,广泛阅读各类文章,很多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写出构思新颖、材料新鲜、用语贴切、有表现力、见解独特的好文章。同学们作文,现存在一种较常见的不好的现象:一味追求选材、手法和语言的新奇,而忽视对文章立意的推敲、斟酌和提炼。对此,大家要在立意上下功夫,做到袖手于前,疾书于后,也就是说要认真研读、品味原材料或话题,仔细揣摩、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准确把握材料话题或标题的内涵,结合自己熟知的素材,从而确立最好的立意角度。

  立意不只要符合题意,还要健康,深刻,要在文中自然、真切地表现爱国心、爸爸妈妈恩、师生情、同学谊、奋斗志、英雄气,弘扬真、善、美,掌握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其内在的因果关系。

  3、研究题型,把握信息。

  《考试大纲》附录的一些高考考试例题年年会有的变化,大家就要剖析这类例题与它们变化的状况,学会高考考试动向,知道容易见到题型,从而总结答卷方法,提升得分效率。就2008年的《考试大纲》来看,譬如古诗鉴赏选择了两首诗,一首是2006年的《南柯子》,一首是《雨后池上》。为何不选别的诗呢?恐怕这两首诗里面代表了两个问题,譬如王炎的《南柯子》强调总体阅读,下阕农民的期望是五谷丰登,作者如何看农民,人间辛苦是三农,也就是作者对农民持怜悯的态度。所以对一个点的理解不能离开对作品的整体把握,《考试概要》上把这个题目作为例题是有它的想法的。《雨后池上》这里面的句子什么是写动景的,什么是写静景的,这里面也牵涉到了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这两个题反映出来的整体阅读精神,2007年全国卷Ⅰ的古诗鉴赏题就体现了这种命题思想。因此,大家同学结合大纲非常不错地去领会。认真剖析这类从这么多年高考考试命题中筛选出来的有代表的题目,把它们用好。

  高考考试命题的依据是两纲,因此,考生在语文复习过程中要好好学习。研究最新出版的教学大纲和今年的《考试大纲》与《考试试题调查》第6辑解析考试大纲,以明确复习和练习的具体内容与范围,防止走弯路、浪费时间间。同时还需要研究近三年高考考试题,找准高考考试的演变轨迹和进步趋向,以增强练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4、规范答卷,提升技能。

  最后阶段还应加大答卷规范性、技能性练习。高考考试阅卷时,大家发目前语言运用和语言表达题中,有些考生因超越字数而扣分,有些因遗漏要素而丢分,有些因作文不写标题而扣分,有些因字数不足而失分,等等。究其缘由,都是答卷欠规范,缺少必要的技能所致。不少考生把时间花在难点上,反而丢了容易题的分数,得不偿失,这也是答卷不懂方法的表现。

  一般说来,拿到试题要先总体浏览,大致知道其难易程度,然后从易到难逐步解答。文字简答卷可在草稿上写一下,再修改誊抄,从而防止出现错字与病句,并做准确全方位简明。准确是指紧扣题干需要做答,不旁逸斜出,不游离中心;全方位是指概括到位,不遗漏内容要素;简明是指措辞精练,不啰嗦重复。除此之外,有些题目答案表述还应该注意连贯和得体,与文采。开放性的题目,则要尽可能做到有我们的见解,展示我们的个性色彩,切忌人云亦云。

  2008年《考试概要--语文》,跟2007年比,没什么变化,但并不等于命题的考试知识点不变。从进步来看,为以后新课程高考考试的省份的增多,命题向新课程高考考试过渡是不可防止的。因此,在这过渡时期,高考考试命题的变化是不可防止的,稳中求变,变中革新。但不管如何变,只须大家逐点练习,有效落实,大家就肯定能在2008年高考考试中夺取语文科的辉煌成绩!

热点专题

[]初、高中衔接的鸿沟怎

[]指导之----高考考试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