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怎么使用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大全! 1、用于加热的仪器 可被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需隔石棉网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圆底瓶和蒸馏烧瓶)、锥形瓶;化学实验常见的热源有酒精灯。 1.试管 主要作用与功效:①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器。②采集少量气体。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用试管夹或铁架台上的铁夹夹持试管时,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以便于加热或察看。 ②加热前应将试管外壁的水擦干,以免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③试管内盛放的液体,不加热时低于试管的1/2,以便振荡,加热时低于试管的1/3,预防液体冲出。 ④给液体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成45以扩大受热面;给固体加热时,管口略下倾斜,预防冷凝水回流而使试管炸裂。 ⑤加热时管口不准对着人,以免发生事故。 ⑥加热后的试管不可以骤冷,预防炸裂。 2.蒸发皿 主要作用与功效:用于液体的蒸发、浓缩和结晶。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依据试剂性质的不同使用不同质料的蒸发皿,预防蒸发皿被腐蚀。如强碱溶液的加热应用铁质蒸发皿而不应使用瓷质蒸发皿。 ②可直接加热,但瓷质蒸发皿不可以骤冷(一般放在石棉网上冷却),以免破裂或烧坏桌面。 ③盛液量低于其容量的2/3,以免沸腾时液体溅出。 ④放、取蒸发皿时要用坩埚钳。 3.坩埚 主要作用与功效:固体的干燥或结晶水合物的脱水。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取、放坩埚时需要用坩埚钳。 ②一般与泥三角,三脚架配套用。 ③可直接加热,冷却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4.烧杯 主要作用与功效:①作较多量物质反应的反应器。②加热较多量的液体(如水浴加热)。③溶解物质,配制溶液。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盛放液体的量,不加热时低于2/3,加热时低于1/3,以便搅拌或加热。 ②加热时应隔石棉网,预防受热不均匀而使烧杯破裂。 5.烧瓶 主要作用与功效:平底烧瓶和圆底烧瓶用于试剂量较大的固体与液体或液体间的反应;蒸馏烧瓶用于溶液的蒸馏。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不加热时常用平底烧瓶,因在桌上可以稳定放置;加热时用圆底烧瓶或蒸馏烧瓶,但要隔石棉网。 ②加热时加液量低于其容量的1/2。 6.锥形瓶 主要作用与功效:①装配气体发生器。②因振荡便捷,用于滴定操作。③作蒸馏装置的同意器。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加热时要隔石棉网。 ②振荡时用手指捏住锥形瓶的颈部,用腕力使瓶内液体沿一个方向作圆周运动,不能左右或上下振动,预防瓶内液体溅出。 7.酒精灯 基本架构:由灯壶、陶瓷芯头、灯帽组成。 主要作用与功效:是化学实验常见的热源,加热温度在500℃左右。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灯壶内的酒精灯低于其容积的2/3,预防溢出而失火;也不可以少于1/4,预防灯壶内的酒精蒸气过多而点火时发生爆炸。 ②禁止两只酒精灯互相引燃,预防酒精倾出而引起燃烧。 ③禁止向燃着的灯内添加酒精,预防引起燃烧。 ④灯芯要平整,不能过松或过紧。 ⑤要用外焰加热,直接加热时,玻璃仪器底部不能触及灯芯,预防骤冷而炸裂。 ⑥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 2、用于物质的离别、干燥的仪器 用于物质离别的常用仪器有普通漏斗、分液漏斗、玻璃棒;用于物质干燥的常用仪器有洗气瓶、干燥管。 8.普通漏斗 主要作用与功效:①用于过滤。②向小口容器中倾注液体。③倒扣在液面上,用于易溶于水的气体的吸收。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滤纸与漏斗内壁应严密吻合,用水润湿后,中间不能有气泡。 ②过滤时,要做到三低一紧靠,即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口。玻璃棒在三层滤纸处的接触点要低于滤纸边缘,倾注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漏斗下端管口的长边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9.分液漏斗 主要作用与功效:①用于互不相溶且密度不一样的两种液体的离别或萃取分液。②装配反应器,便于反应液体的随时加入。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用前应检查活塞和上口塞子是不是漏液。 9.玻璃棒 主要作用与功效:①搅拌液体(固体溶解或液体蒸发时)。②导流(过滤或向容量瓶中注入溶液时)。③蘸取试液或粘附试纸。④转移少量固体(过滤时)。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搅拌时不能碰击器壁。 11.洗气瓶 主要作用与功效:①洗气以除去气体杂质。②某些气体的干燥。③后接量筒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体积。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用于气体的洗涤和干燥时,洗气瓶中相应的液体的量一般不少于其容量的1/3,因过少对杂质气体的吸收不完全,不多于其容积的2/3,过满则大概随气流带出。连接时,气体由长导气管进,短导气管出。 ②用于测量气体体积时,瓶内液体的量应多于其容积的2/3或装满,预防液体体积小于气体体积而不可以准确测量。连接时,气体由短导气管进,长导气管出,把瓶内液体压入量筒。 12.干燥管 主要作用与功效:内装固体干燥剂,用于气体的干燥或吸收。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为使气体充分干燥或吸收,连接时,气体应从粗端进细端出。 3、用于物质的制取、采集的仪器 13.启普发生器 基本架构:①球形漏斗?②容器?③导气管 主要作用与功效:用于制取较多量的气体。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可以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的是块状(或大颗粒状)固体与液体不需加热的且反应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的气体,一般有H2、CO2、H2S。 ②乙炔的制取不可以用启普发生器。因碳化钙与水反应较剧烈且放出很多热量,生成的Ca(OH)2会堵塞容器,会损毁启普发生器。 14.长颈漏斗 主要作用与功效:用于装配反应器,便于注入反应液体。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装配气体发生装置时,应使长颈漏斗的末端插入反应器的液面以下,预防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15.冷凝管 主要作用与功效:用于装配冷凝装置或有机物制备中的回流装置。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冷却水低端进高档出,水与蒸气逆流,使冷凝管末端温度最低,使蒸气充分冷凝。 ②直接用玻璃管作冷凝的也经常见到,如实验室制硝基苯、制溴苯、制酚醛树脂等。 16.集气瓶 主要作用与功效:用于采集气体和做固体在气体中的燃烧实验。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注意与广口瓶不同,集气瓶是口上面磨砂,以便用毛玻璃片密封瓶内气体,而广口瓶是口内侧磨砂,以便与瓶塞配套用。 ②用排水集气法采集气体时,集气瓶内要装满水,在盛水的水槽中倒立后瓶内无气泡。 ③采集气体后,盖好毛玻璃片,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正放在桌上,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倒在放桌上。 ④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实验时,应依据反应气体的性质,瓶底有时应有水或一层细砂。 4、计算仪器 17.托盘天平 基本架构:由托盘、指针、标尺、平衡螺母、游码、分度盘等组成。 主要作用与功效:用于精准度不高的称量,一般能称准到0.1克。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每架天平所用的砝码都是配套的,不可以乱用。 ②称量前,要将天平放置水平,游码放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③称量时应左物右码,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先加水平大的砝码,再加水平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④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水平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⑤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需要入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或称量瓶)里称量。 ⑥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 18.量筒 主要作用与功效:用于精准度不高的液体体积的量取。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不可以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可以作反应器,不可以在量筒里配制稀释溶液。 ②量筒没零刻度。在使用量筒时,应依据液体体积的大小使用相应规格的量筒,不可以用很多筒量取少量液体,也不可以用小量筒多次量取所需量较大的液体。 ③读数时,量筒需要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的凹液面的最低点维持水平。 ④量筒内残留的液滴为自然残留液不应洗涤后转移。 19.滴定管(酸式滴定管和碱式定管) 主要作用与功效:用于滴管操作;准确量取肯定体积的液体体积。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带玻璃活塞的为酸式滴定管,可注入酸性,氧化性盐类溶液;带有一段橡皮管(管内装有一颗小玻璃球)的为碱式滴定管,可注入碱性溶液。酸碱式滴定管不可以混用。 ②滴定前要先检查活塞或橡皮管内玻璃球是不是灵活、漏水。 ③在装待测液前,应将洗净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液。 ④调整液面时,应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液体,不可以有气泡,并使液面在刻度0或以下。 ⑤滴定管刻度读数自上而下,与量筒相反。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水平。 20.容量瓶 主要作用与功效:用于准确配制肯定体积和肯定浓度的溶液。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用前要检查是不是漏水。 ②容量瓶的容量是在20℃时标定的,向容量瓶中转移的溶液温度应为20℃左右为宜。 ③容量瓶不可以加热,也不可以将配好的溶液长期贮存在容量瓶中。 21.温度计 主要作用与功效:测量物质(固体、液体或气体)的温度。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选择温度计时,被测温度不能高于温度计的最高量程。 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液面以下,且不能触及容器底或壁。测量蒸气的温度时,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③温度计不可以当玻璃棒作搅拌用。 5、其它仪器 22.胶头滴管 主要作用与功效:取用或滴加少量液体。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吸液后不能倒置,以免药液腐蚀或污染胶头。 ②向容器内滴加试剂时,滴管尖不应伸入容器内(做Fe(OH)2的制取实验时例外)。 ③用毕洗净,不可以未经洗净而一管多用。 23.广口瓶、细口瓶、滴瓶 主要作用与功效:都是用于分装各种试剂。 用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广口瓶盛装固体试剂,细口瓶盛装液体试剂,滴瓶盛装常用试剂。 ②见光易分解或易挥发的试剂装入棕色瓶。 ③盛放强碱性试剂不可以用磨口玻璃塞,可用橡皮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