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国内西北区域为例
1、荒漠化概述
1、定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域及一些半湿润区域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原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用途的产物。
2、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3、基本过程:
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或水土流失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点
1、西北区域概况
(1)地方范围:坐落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含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地形特点: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着的自然特点。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4)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域。
2、荒漠化的自然缘由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温带国内性气候,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物理风化和风力用途显着,大风日数多
(4)主要自然原因气候异常
3、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在荒漠化发生和进步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用途
(1)根本缘由:人口激增对环境的重压;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借助 。
(2)直接缘由: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借助、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手段
1、三项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进步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两条原则:
(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升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一个重点: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风险紧急的地段
4、五条手段:
(1)合理借助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喷灌、滴灌技术);牧区降低水井数目,以免牲畜无序增长;干旱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保护。
(2)借助生物手段和工程手段构筑防护体系:绿洲外围封沙育草,绿洲前沿打造防沙林带,绿洲内部打造农田防护林。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4)采取综合手段,多渠道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兴建沼气池,打造薪炭林等。
(5)控制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5、西北区域荒漠化防治的近况宁夏中卫沙坡头草方格沙障(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截留水分,提升沙层含水量,利于植被存活)
6、石质荒漠化
1、定义: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背景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致使土壤紧急流失,溶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岩溶区域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2、石质荒漠化可以简称石漠化,在国内主要发生在南方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的区域,如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等。
3、缘由:石灰岩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南方夏天高温多雨,,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
7、次生盐渍化
1、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因为不适当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国内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
2、缘由:(1)受人为不合理手段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2)超采地下水或河流枯水期,致使海水倒灌。
3、防治:完善灌排系统,采取合理灌溉等农业技术手段,预防地下水位抬升和土壤返盐。
8、水土流失
1、定义:水土流失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遭到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有哪些用途,使之遭到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与水本身的损失现象。这是广义的水土流失。狭义的水土流失是特指水力侵蚀现象。
2、缘由:地形陡,土质疏松,降水多且集中,植被稀有,生态脆弱(地形气候过渡区),地质灾害频繁。
3、防治:植树种草,调整农业/工业结构,打坝建库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森林有哪些用途
1、既是要紧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2、生态功能:调节气候、稳定大方成分、涵养水源、维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
3、环保功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抽烟除尘、防风固沙等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热带雨林的分布
(1)纬度分布:赤道南北两侧10内,国内向风地带可伸展到南北纬1525
(2)区域分布:东南亚马来群岛、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
(1)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被叫做地球之肺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繁衍物种最多,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3、雨林生态的优越性和脆弱性
1、优越性:光合用途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成长飞速,群落生产力高。
2、脆弱性:
(1)易破坏雨林成长所需养分几乎全部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这部分最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2)难恢复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非常快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则非常难恢复
4、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被毁是什么原因
(1)根本缘由:进步中国家人口增长和贫困致使的进步需要
(2)直接缘由: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2、亚马孙开发计划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2)移民亚马孙平原(3)借用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5、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在目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2、保护雨林的手段
(1)加大环境教育,提升公民环保意识;(2)加大雨林管理和宝华,打造自然保护区;
(3)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4)加大森林缓冲区建设;
(5)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6)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6、湿地地球之肾
1、定义: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低于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与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区域,包含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与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2、功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水防洪、净化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