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天利高考网 > 高考资讯 > 最新资讯

高中地理等值线之等潜水位线、其它等值线

来源:www.kouyuyingyu.com 2025-06-05

最新资讯

  3、等潜水位线专题

  1.定义: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依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而成,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2.河流流向判断:潜水水位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有关),可依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看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3.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区流向低值区。

  4.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5.潜水流速的大小:取决于潜水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不同地图中应该注意比率尺和高差。

  6.确定引水工程: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不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并且埋藏较浅处;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并与等潜水位线平行(注意不是垂直)。

  7.潜水与河水或湖泊水补给关系:一是作水平线法,比较水位高低,一直由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二是作出潜水流向,潜水向河流或湖泊流,则潜水补给河流或湖泊,潜水流向由河流或湖泊指向潜水,则河流水或湖泊水补给潜水。

  4、其它等值线专题

  1.等温差线

  (1)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一般最高温度出目前14~15时,最低温度出目前日出前后。因为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会落后。譬如,夏天最高温度大多出目前14~15时;冬天则在13~14时。因为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远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如此有益于作物获得高产。由于,日较差大就意味着,白天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如此白天叶片光合用途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消耗少,积累较多,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原因有:

  (a)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由于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节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区域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区域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b)季节一般夏天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天,但在中高纬度区域,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目前春天。由于虽然夏天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因为中高纬度区域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天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天大。

  (c)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好的,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之处,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因风速较大,湍流用途较强,热量交换飞速,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

  (d)下垫面性质因为下垫面的热特质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

  (e)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由于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2)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样,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就北半球来讲,中、高纬度内陆区域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本公众号由三好网发起并运营,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高中地理学科服务平台,欢迎关注三好网(ID:sanhao-sheng),知道更多信息。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原因有:

  (a)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由于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比如国内的西沙群岛(1650N)气温年较差只有6℃,上海(31N)为25℃,海拉尔(4913N)达到46℃。图3给出了不同纬度区域气温的年变化状况。低纬度区域气温年较差非常小,高纬度区域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

  (b)海陆因为海陆热特质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内地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国内上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得多,通常情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国内上年较差可达20~60℃。

  (c)距海远近因为水的热特质,使海洋升温和降温都比较缓和,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离得远远的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

  除此之外,地形及天气等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相同。

  (3)、等值线剖析

  (a)纬度变化: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缘由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b)经度变化:由沿海向内陆递增。缘由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国内是由南向北递增;由东向西递增)

  2、等降水量线

  (1)国内由南向北递减。缘由是锋面雨带的南北移动,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等降水量线东西分布)

  (2)国内由东向西递减。缘由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很难到达。(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

  (3)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缘由是城市气温高,风靡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降水多(雨岛效应)。

  (4)闭合曲线:越向内降水越少,是内陆盆地或山脉的背风坡;越向内降水越多,是山脉的迎风坡。

  3、等盐度线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不同纬度区域盐度比较主要剖析气候中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同纬度不同海区主要剖析洋流流经情况,暖流流经海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海区盐度较低;

  近海岸盐度还要剖析陆地淡水注入的稀释用途;高纬度海区还要剖析结冰与融冰的影响,结冰使盐度升高,融冰使盐度减少。

  4、等地租线

  由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向四周递减,缘由是因为地租受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距离远近不一样的影响。一般城市中心地价最高,在交通十字路口形成地租的次高中心。

  5、等压线

  海拔越高充气压力越低。缘由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近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充气压力越低。

  近地面充气压力一般要高于高空充气压力,两者名字相对,即低空为高压,则近地面为低压。

  等压线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线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高考考试能力需要:

  (1)判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小的为高压中心;在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大的为低压中心。

  (2)判断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的充气压力高低:

  水平方向上:高压区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低压区为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充气压力高,高空充气压力低;地势高充气压力低,地势低充气压力高。

  (3)判断高压脊(线)和低压槽(线):

  高压脊(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高指向低处为高压脊(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

  低压槽(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低指向高处为低压槽(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

  (4)判断鞍部:鞍部国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的交汇处,其充气压力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5)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北半球近地面充气压力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等压线;南半球近地面充气压力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左斜穿等压线。

  在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充气压力梯度力。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6、等震线:

  ①地震的烈度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②影响因子:震级越高,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短,烈度越大;地质架构上断层分布,烈度大;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

热点专题

  • 高中地理等值线之等潜水位线、其它等值线
  • 2025年广东肇庆高考考试报名人数30205名 考试知识点安排
  •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锋面气旋系统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2025九师网盟高中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