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几年的综合测试中,古时候史占历史学科分值的30%左右,个别年份(如2002年)甚至高达40%以上。近5年来(2001年2005年)高考考试对古时候史内容的考查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强化主干常识,突出主题性。考试试题不再以要点来组织和命题,而是强化主题意识,瞄准一个或若干核心材料进行素材的采集与考试试题的设置,考查的常识主要以课本的主干常识为准。如2005年全国卷西南区域的民族、文学作品,全国卷Ⅱ水利工程,全国卷Ⅲ河西走廊,这类都是以古时候史主干常识作为引线,联系中外历史内容,设置专题进行考查。
第二,考试试题不再强调常识覆盖面的广度与深度。考查的覆盖面较窄,考查的要点较少,困难程度系数不大,但不同年份又依据当年的实质有所侧重。在3+Ⅹ模式后,文科综合的考查由常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加之历史学科分值较以往3+2模式要少,某些章节高考考试极少考查,甚至没涉及到,而秦汉、唐宋、明清则是考查的重点章节。
第三,强调理论与实质结合,突出生活性与年代性。联系古时候大家的生产生活,结合当代平时生活的实质,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进步的现代意识。如2005年全国卷Ⅱ水利工程,2005年天津卷农具的变化等生活气息非常浓。
第四,看重对地区史的考查。从地缘切入,以事实为线索,用历史意识来分析现实是跨学科考试试题的常用设计办法。近几年高考考试试题明显地反映出以某一历史文化遗产或以某一城市某一地区史为切入点的命题方法。如2005年全国卷Ⅰ第13题~16题考查西南区域有关历史常识,全国卷Ⅱ第39题古城西安,全国卷Ⅲ第39题考查河西走廊的历史常识等。对于地区史的考查,能有效将政史地三科结合起来,并在历史常识的考查中,又能照顾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等常识,更为要紧的是肯定区域进步能体现当今国家大政方针,与时政热门联系较紧,具备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地区史是高考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查最好的载体和切入点之一。
近5年来古时候史考试试题特征和命题思路带给大家很多要紧信息和启示,值得大家去考虑和总结,这对广大师生在备考过程中寻求适合的复习方案,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觉得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拥有四点认识:
认识1、重基础。目前高考考试命题强调能力立意,突出对考生学习力的考查。但脱离入门知识,能力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高中三年级复习备考中,学生应第一抓好古时候史入门知识、基本定义、基本看法的学习,重点内容要准确、了解、完整地记忆;第二,要理清要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弄清重点定义和主干常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系统的常识互联网。
认识2、理专题。因为教程是按段分块编纂的,高考考试又基本上以主题的形式展开,所以古时候史复习应淡化朝代意识,树立主题意识。从这几年的高考考试试题来看,古时候史主题的选择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多关注正面的东西,特别是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体现文明传承性、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宗旨,对人类存活有永恒意义的话题。如2002年上海高考考试水利题渗透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主题,即便像隋炀帝如此历史上有名的暴君,2003年江苏卷考的更不是他的暴政,而是他的一些具备积极意义的政策举措,这类好像都透视着一种一同的信息:应该多关注历史当中正面的对现实有积极影响的东西。
基于以上认识,大家觉得古时候史要特别关注以下主题:
1.政治: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总结(尤其是可资借鉴的经验);各类规范的演变(尤其是监察规范、地方行政规范、选官规范、赋税规范的演变)。
2.经济思想、经济政策;中国古时候的经济结构;古时候重大工程、要紧古都。
3.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进步(包含民族政策、民族之间友好往来、对边疆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
4.对外关系范围中外友好交往(东西交往的通道丝绸的道路,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张骞、甘英、鉴真、郑和等,中外交往的见证广州、东京等),对外政策。
5.在文化方面,科技收获、主流思想、文学艺术(从承载什么历史文化信息角度考虑)
认识3、探地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会:
1.依据历史的进步特点,把中国划分为若干个地区。地区的范围可大可小,大的如西部区域、中部区域、西北区域、西南区域、东部沿海区域、东北区域;小的如西藏、新疆、上海、扬州、南京、北京、西安、广州等。应该注意从整体进步的角度考虑,应该把小的地区放到大的地区背景下来考察。
2.按地区总结、整理历史常识和问题,剖析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的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3.结合现实的政治状况剖析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概括地区历史演变的基本线索。
4.依据高考考试目的和需要,结合历史的经验教训并联系现实,从不同角度创设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提升综合能力。
认识4、练技能。就是在熟知高考考试题型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熟练各题型的基本解题思路和解题的办法。对于选择题,解题时一要审准题目需要,即对题目中明确规定或隐含着的时间、空间、角度、次数等限制条件与题干的设计形式弄了解,准确无误;二要不同题干中的定义,明确考查的指向。对于材料题,要学会以下几个步骤:一是阅读,包含略读、细读和精读,找出问题的核心和重点。二是理解命题的意图。三是认真组织答案,做到条理了解,看法正确,史论结合,语言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