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步入高考考试考场的高中三年级学子除去对常识的查漏补缺外,调整心态,以好的心理素质迎考成了他们冲刺高考考试的重中之重。而在这时,偏偏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心理疾病。这类心理疾病的因素是什么,高中三年级学生应该怎么样正确对待这类问题呢?
案例1:成绩平常好考试前却下滑
小李说他高中三年的成绩一直在班上排名前列,但在全市“二模”时成绩大幅下滑,幅度达到70分,他一直在问自己:“我已经很努力去复习了,但结果却令我很失望,这是什么问题啊?”眼看“三模”临近,高考考试更是火烧眉毛,当时面对恶化的复习情况,感到十分担心。
对症下药:这种学习效率减少,学习进步的速度减慢甚至停滞的现象在心理学被叫做“高原现象”。伴随高考考试复习的全方位展开,“高原现象”的出现和存在是比较常见的,只不过每一个考生历程“高原反应”的时间长短不一,轻重程度不同。
专家建议有这种症状的考生,千万不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有能力闯过“高考考试”的独木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找老师和父母、同学倾诉。暂时从繁重的复习中跳出来,拿出肯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做到充分放松,准时依据复习的内容和进度调整我们的学习技巧与方案。
案例2:父母期望过高考考试生不堪重负
小刘是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中三年级学生。从小聪明好学、成绩很出色的他一直是爸爸妈妈的骄傲。考清华,是爸爸妈妈从小对他的期望。凭借“二模”全年级4、的成绩,小刘对圆清华梦本应信心十足,但越是临近高考考试,看着爸爸妈妈、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他忽然感觉心里没了底,每天一走进教室、一回到家里,内心就有一股莫名的浮躁,让他十分焦虑。
对症下药:高考考试临近,父母、老师比考生急是每年高考考试中最为常见的现象。“树欲静而风不止”,要想考生的心定下来,父母、老师需要先安静下来,即便内心充满焦虑和担忧,也千万不要表现出来,为考生提供一个宽松、冷静、温馨、零重压的备考空间是全社会的当务之急。不要把“高考考试”当做一回事,总是如此的心态才可以减轻重压。
案例3:今年考不好明年去复读
小程今年十八岁,高中三年级,学习成绩非常差,“不知是家人和我的交流方法有问题,还是我性格孤僻,总之我有点自卑(或许我姐姐给了我非常大重压,她目前在读研)。我目前模考成绩还不到400分,家人都对我今年能否考上大学不抱期望。我姐还对我父母灌输本科不上好学校,毕业根本没出路的思想,今年我考不上大学,就让我复读!而我的想法是我非常喜欢计算机,那我就上一民办大学,潜心钻研我的计算机专业不也挺好嘛。可我姐又站出来坚决反对,她说民办大学能有哪些好的老师!这跟非要让我上很大学的不同之处?”
对症下药:说实话,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这位姐姐有那样点“站着说话不腰疼”,预计自己考不上理想大学,选择复读,来年冲刺理想大学,这是很多考生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专家建议,遇见像这种站在生活十字街头去选择的问题,应多和父母、老师与过来人交流。原则上,假如你学习成绩非常差是因为你目前没专心学习,通过专心学习肯定能考上理想大学的话,可以静下心来复读一年。假如你对我们的能力和复读的结果确实没信心,那就考虑选择一所合适我们的学校。无论民办大学还是名牌大学,只须在学习期间拥有非常不错的职业技能,就不怕找不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