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期,不断有大学生心理疾病引发的不好的事件成为媒体追逐的热门。近日,又有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一女孩从宿舍楼坠亡的消息被曝出。专家觉得,学习、就业、情感和人际交往重压致使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引发很多心理危机。对此,南开大学为学生开设选修课程情绪管理。然而,这一心理瑜伽能否成为医治大学生心病的良药?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大学生心理疾病高发,不好的情绪亟待引导
大学里,多少莘莘学子在刻苦攻读时,心理上出现了如此、那样的问题。崩溃!郁闷!走在校园里,类似的口头禅不绝于耳。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考入大学后,学业重新排队,有人因排名靠后感到失落,也有人因一时很难适应大学生活而不想上学惧考。网咖成了他们排解郁闷的去处,长期上网更耽误了学习,由此引发的恶性循环使很多人挂课,甚至没办法领到毕业证书。退学、休学者也不在少数。
南开大学一位心理疾病专家觉得,大学生心理疾病轻则表现为迷茫困惑、焦虑多疑,重则产生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等病态,最后致使伤人、自杀等极端事件。
中国政法大学程春明教授在课堂上被冲进去的一名大四男孩砍死。云南民族大学,一在读男硕士屡次追求同班女孩遭拒。当女孩第三向他摊牌,把我们的博士男朋友带到他面前时,硕士竟拔刀把博士捅死。南开大学一名大四学生既想出国又不想错过保送研究生(Q吧) 的机会,焦虑得托福听力考试时一个单词都没听到。保研成功了,精神却崩溃了。
南开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袁辛教授觉得,青少年情绪更容易因外面影响而产生波动,但同时可塑性也最强,因此大学生的负面不好的情绪亟待科学引导。
多种原因交错引发大学生心理疾病
袁辛教授说,引发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原因主要有学业、就业、人际交往和情感原因,有些是多原因综合用途。
她说,大家的教育关注较多的是对学生常识、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心灵的成长和情商的培育。在角逐重压下,很多人拿我们的短处和其他人的长处进行不当比较,丧失了自信心,产生了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
南开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陈予老师在工作中发现,学习、就业成为学生心头两座大山。近年来,因就业重压致使自杀或失踪的个案在学生自杀人数中占有肯定比率。
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的内忧碰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外患,今年就业形势遭遇了前所未有些寒冬。有些大学生有了心病,走路、吃饭都在想简历投没投上的问题。据南开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数据显示,就业困惑成为心理健康咨询新热门。
南开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刘月波觉得,出色学生因就业受挫而产生的心理疾病会更紧急,他们感觉自己这么出色却也找不到工作,向家庭、社会没办法交代,变得焦躁,自信心受挫。
袁辛教授还接待过不少因人际交往问题来咨询的学生,他们中多数已变得性格孤僻、少言寡语,敏锐、多疑,对同学产生敌意。一些在人际交往中受伤的大学生甚至在极度抑郁中选择自杀。
南开一名大三男孩从不打开水,一直用其他同学的。体育课后,同宿舍两名男孩发现我们的热水又被他用完了,积压已久的怒火一下子爆发了出来。这名男孩感觉丢了面子,同他们吵了起来。事后,他的两名室友惶惶不可终日,害怕他打击报复。
一些高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反映,情感挫折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主要问题。陈予老师说,以往大学2、小学三年级出现感情问题的比较多,目前小学一年级就有很多人在延续中学时的恋爱。有些学生恋爱过于投入,有了亲密关系后就与外部世界相隔绝,其中一人决定分手时,自卑、愤怒、痛苦等多种情绪让他们很难解脱,要死要活。
陈予老师发现来咨询的学生都是愁眉苦脸的。她期望可以找到一个切入点,教会大伙准时疏导不好的情绪,维持心理健康。为此,南开大学开设的情绪管理课结合学生遭遇情绪困扰的实质案例和热门现象开设专题辅导,常见受同学们关注的恋爱、学习和就业、适应力等都是辅导重点。
情绪管理:给学子们一个心理瑜伽
闭上双眼,慢慢地吸气,想象自己躺在白色的沙滩上,海风轻柔地吹过脸颊伴着舒缓的音乐,南开大学情绪管理课上,同学们在做着放松练习。
这门课每学期17次,34个学时。限选50人,报名的竟有415人。
管理学院07级本科生石悠悠首次离开家乡浙江。情绪管理课上的情景讨论帮她非常不错地融入了集体生活,也调整了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适。
南开一名新生,在本专业100多名学生中排名30多位,成绩十分出色,却因哥哥考上清华大学自惭形秽,感觉活着没什么意义。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开导下,他认识到,其他人有其他人的天空,自己也有我们的舞台,只有如此才能幸福成长。
像如此通过情绪疏导帮助学生打高兴结的例子不胜枚举。袁辛教授表示,进行的心理辅导个案中,95%都是成功的。
袁辛教授觉得,心灵成长和学业进步应该并行不悖,甚至更为要紧。目前的大学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前所未有些重压,需要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提供指导和服务,帮助大学生处置心理疾病。政府应优化社会环境,打造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文化环境,让学生感到社会是温暖的,可以信赖的,也是相对安全的,使他们不再充满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