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高考考试生源大战再度打响,本周末,复旦、上外等高校也陆续启动校园开放日。咨询会现场人如潮水,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向高校招生老师提出非常重要的问题?记者采访复旦、东华等高校招办负责人,请专家就考生和父母参加咨询会怎么样提升咨询效率进行指导。在实质填报志愿前,考生和父母起码有七方面原因需要提前思量,提前考虑。
思量1、咨询前有否和子女交流
父母和子女应准时交流。从往年状况来看,父母是参加高校咨询会的主力军。因此,父母应做到和子女先交流,知道子女的学习状况,对学校、专业、以后就业的想法。周到的父母还可和孩子班主任联系,听取班主任对考生考试报名建议。
接着,父母应从网上搜集心仪学校的招生资料,以下基本状况是大伙可以非常快熟知:学校概况、第一批控制线、学校投档线、学校最低分数线、学校录取平均分、专业分数线等。
最后,全家一块研讨已经采集到的资料,结合考生的实质状况进行剖析,将不知道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待到咨询会上有针对性地提问。
思量2、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专家指出,虽然名校的确有非常强的吸引力,但假如只是为了炫耀和光彩,而和自我兴趣的专业相去甚远,可能获得的是暂时的面子,得到的可能是终生悔恨。因此在考虑选择名牌大学的同时,也要看重对专业的选择。
同样,考试报名时也不可以为求热点专业而忽略学校原因,比如同样的计算机专业就会因学校不同而专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就不同。因此学校和专业对考生来讲都非常重要。
思量3、怎么样看待热点冷门专业
父母都期望孩子以后能有个不愁工作、收入高、待遇好的专业。但要小心因此陷入冷门专业、热点专业选择的误区。
通常来讲,不考虑就业原因考试报名大学是不可取的,但假如把就业原因看得过重,而忽视个人的进步兴趣,就将得不偿失。同时不少专业的冷热都是相对变化的,大概今年就业非常吃香的专业,四年将来倒是乏人问津;而且孩子的性格特点也未必合适某些热点职业。因此,在充分考虑就业前景的同时,也要综合个人兴趣和进步潜力等原因。
思量4、趁早了解专业经济本钱
大学一般学费和住宿费在6、7千左右。加上每一个月的生活费、交通费,目前供一名大学生一年起码要花1.5万元左右。假如孩子被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则学费还要高。
考生和父母应具体关注各校的招生政策中关于收费的说明。家庭条件普通的学生可以考虑选择怎么收费相对较低或奖学金、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但首要条件是自己喜欢这类院校和专业。不要由于经济而忽略了进步机会。家庭经济很贫困的学生也不要被学费吓倒,入学后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和贷款,各校还有不少的补助政策,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四年学习生活。
思量5、选择专业尽可能自己做主
高考考试志愿假如完全由爸爸妈妈包办填报志愿这是不正确的:一是不利于考生个性的进步,爸爸妈妈的选择未必和考生的意愿一致;二是不利于正确选择专业和学校,不少爸爸妈妈带有个人主观原因,甚至会比较盲从;三是不利于调动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最好的办法是:爸爸妈妈的建议作为参考,考生自己最后定主意。
还要提醒考生的是,兴趣是填志愿的要紧原因,但并不是唯一原因。特别是一些考生的兴趣不成熟时,假如以一时兴趣作为填报标准也会不妥当。因此,第一要好好审视我们的兴趣,看看这种兴趣有无进步潜力、能否帮助自己深造或就业进步,要在这类剖析的基础上再决定我们的选择。
思量6、考试报名新增专业前要小心
每年不少高校都会开设一些新增专业。因为没历年的参考资料,这类专业的师资力量、市场需要、进步前景等到底怎么样,考生必须要在知道了解后作出选择。
特别要提醒的是,新增专业虽然年轻但并不是就是冷门专业,像物流、会展等专业本身就是热点,因此考试报名者不要把这类新专业当成冷门专业来考试报名。
思量7、外省市院校也是很好选择
不少上海父母不舍得孩子考试报名外地院校,害怕孩子到外地后会吃苦。其实,这几年来,外省市高校每年在上海招收考生,但本市考生中除去在零志愿中填报北大、清华外,填外地高校第一志愿的并不多,这对考生其实是很不利的。事实上考试报名外地院校是一种明智之选。第一,外省市高校在沪招生计划占上海生源计划的10%左右,录取率相对较高;第二,这类在上海招生的学校大多是名校,专业也很好;对于那些处于录取边缘线上的学生,鼓励他们去外地上学,这是出于让学生有学可上的考虑。第三,到外地上学,更主要的是可以训练独立生活能力。除此之外,为鼓励学生考试报名外地院校,今年还颁布了一系列打折政策,很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