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主观题规范化答卷能力的培养
目前,高初中生政治主观题的回答存在不少不规范化的现象,这是有不少缘由导致的,高中政治主观题的规范化回答有什么需要呢?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怎么样培养学生的规范化答卷能力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本文试图从这类方面议一些肤浅的认识。
伴随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和高考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政治主观题愈加看重对学生的能力考察,学生规范化答卷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和暴露出来。规范化答卷需要学生依据学过的定义、原理,用适合的政治学科专业术语准确地讲解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及其规律和道理,去讲解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进步中遇见的经济问题、哲学问题和政治问题。因为多种原因的影响,这种能力既是教师长期忽视,也是学生所常见欠缺的,所以能力测试的需要和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常见较差的矛盾也就显现出来了。规范化答卷能力问题已成为教师和学生常见关注的问题。
1、答卷不规范的表现不少,具体状况如下:
(1)因为审题不清致使回答问题的方向不清楚,答非所问。这一点突出表目前学生对要点的宏观把握能力较差。比如,题目需要用经济知识的有关常识回答,学生却用政治知识解答;题目需要用辩证法的常识,学生却用唯物论的常识来解答。
(2)口语化现象比较紧急,学生对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的学会欠缺。学生容易把经济术语、政治术语和哲学术语混同起来;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混同起来,比如:人类要不断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才能促进社会进步。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这一看法进行简要评析。解此题最容易错误在于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来评析这一看法,虽然说得头头是道,但却不符合答卷需要,张冠李戴,用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剖析代替了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剖析。
(3)用专业术语不规范,致使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比如,把认识的根本任务混同于认识的根本目的;经济效益的提升与收益的提升分不了解,等等。
(4)看法的表述缺少逻辑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形式上,书写不工整,上下左右不整齐,不分段,要素不清,答不出或答不全要素;内容上,看法与材料两张皮,不可以有效的统一块儿。更为可惜的是,有些学生了解材料中蕴涵的看法,却一直罗罗嗦嗦,多此一举,不管有用无用,写满了为止,结果胡子眉毛一把抓,令阅卷者云里雾里,眼花缭乱,不知所云。
点击下载全部:高中三年级政治二轮复习:主观大题规范化答卷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