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天利高考网 > 高考资讯 > 录取查询

广西招生考试院温馨提示:高校招生录取期间 考生和父母谨慎防范被骗

来源:www.hxysbs.com 2025-04-29

录取查询

智学网高考考试频道从广西招生考试院获悉,2023年高校招生录取期间,考生和父母谨慎防范被骗。具体如下:

image.png

  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中,一些不法分子受经济利益驱使,借助考生和父母的急切心理,散布不真实信息、制造贩卖焦虑,针对招生录取、志愿填报等环节推行诈骗,紧急扰乱考试招生秩序,为此,教育部发布了《高校招生录取期间,谨慎防范被骗》的温馨提示。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结合我区实质制作了《高校招生录取期间谨慎防范被骗》《告诉你“五招”分辨录取公告书真假》《抓住寻求志愿机会,线下考生可能逆袭》等三条短视频,在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官方公众号“柳园清风”发布。现第三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父母,务必通过官方途径查看、咨询有关信息,切勿轻信不实消息,切勿存有侥幸心理,谨慎防范上当被骗。假如遭遇诈骗,应准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1、认准官方权威途径,“小道消息”不可信

  近年来,一些社会机构和个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有关涉考涉招信息,存在政策解析不准确、信息提供虚假等问题,有些甚至通过假冒、仿冒高校和招生考试机构官方网站、公众账号编造散布不真实信息,迷惑考生和父母,推行诈骗,紧急扰乱考试招生秩序。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行2023高考考试护航行动,拓展“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标识”专项行动,已协调有关网络平台对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的官方网站、公众号等进行了权威标识,便于广大考生和父母辨别,获得合法的招生政策和服务信息。除此之外,每年具备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都会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考生和父母可通过教育部官方网站“文献”栏目下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查看”进行查看核实。“广西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官方公众号“柳园清风”是我区发布普通高校招生信息的权威途径,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和父母,在网上搜索普通高校在我区的招生信息时,请认准带有“官方”二字标识的“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和“柳园清风”公众号,谨慎防范山寨账号或网站骗.局。

  2、警惕“天价志愿辅导”陷阱,理性考试报名不迷信

  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和“网络红人”通过“不浪费1分不浪费将来”“让每1分都发挥价值”等说法吸导流量,夸大志愿填报用途,制造贩卖志愿填报焦虑。然后,包装塑造“专家”“”,不真实编造“内部信息”“内部数据”,宣称“云数据志愿辅导”“一对一咨询”等,诱导考生和父母购买高价、天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有关部门从未发放“高考考试志愿规划师”这种职业资格证书,某些社会机构所谓的“志愿规划师”“专家”等大多是临时招募的社会职员,根据机构提供的“台词”给考生和父母辅导。高考考试填报志愿前,自治区招生考试院会发布“广西普通高考考试一位一档表”“广西普通高考考试一分一档表”、去年各高校录取状况、志愿填报指导视频等,高校也会在官方网站介绍学校招生章程和往年录取参考信息,并没有所谓的“内部信息”“内部数据”。同时,在志愿填报期间,考生可通过“广西招生考试院”和各高校官方网站、官方公众号或编发的志愿填报有关资料等查看所需参考信息,也可通过拨打当地招生考试机构、高校的咨询电话知道有关政策和信息。

  考生和父母要结合自己状况,综合考虑个人志向、兴趣喜好、专长优势、生涯规划等多种原因,着眼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科学选择,自主填报,不要迷信所谓高价、天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3、知道高校招生政策,“特殊途径”没有

  高校招生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总是借助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声称“认识某某领导”“认识某某招办”,甚至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员工等,谎称可以“走后.门”“搞特殊”,通过“内部指标”“机动计划”“计划外补招”“降分补录”等说法推行诈骗。

  教育部“三十个不能”招生工作禁令中明确需要,“不能擅自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或调整高校招生计划”“不能无计划或擅自突破计划规模进行招生或违反计划管理需要调整计划”“省级招办不能违反投档工作程序或在政策以外减少标准向有关高校投放考生档案”“不能违反规定的招生程序减少标准录取考生、拒绝录取符合条件的考生”。在此提醒考生和父母,高校招生是严格根据招生政策规定和学校招生章程等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步骤和监督机制。高校招生计划由我院统一向社会公布,没有所谓的“内部指标”。我区所有批次的录取时间、投档分数、寻求志愿等信息全部在“广西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发布,高校在招生省份没有完成的招生计划,会通过公开寻求志愿录取,没有所谓内部减少分数“补录”“补招”的状况。合法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成本,但凡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一律不可以相信。

  4、认清不同教育不同,擦亮双眼看仔细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借助考生和父母急于上大学的心理,故意混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之间有什么区别,以自考培训班、互联网教育班、国际合作办学等入学公告书蒙骗考生和父母。部分办学机构打着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幌子,实质招收其他教育形式的学员。

  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学生均须通过高考考试招录。上述所谓的“录取公告书”不是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录取公告书,“入学”后也不可以进行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更拿不到普通高等学校学历证书。考生和父母要擦亮双眼,认真分辨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选择合适我们的学习进修方法。考生在收到录取公告书后,应到“广西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查看录取结果,核对录取公告书上信息与录取结果是不是一致,如不同请准时向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普通高考考试录取咨询服务组咨询,咨询电话:0771-5337942、5337943。

  5、做好个人信息防护,谨慎防范志愿遭篡改

  考生高考考试志愿是高校录取的要紧依据。恶意篡改将致使考生没办法被心仪的高校录取。
2021年7月,河北衡水高考考试考生周某(化名)及其家属到派出所报案,称发现我们的高考考试志愿让人篡改了,改成了比自己高考考试成绩低不少的院校。经立案侦查,结合在河北教育考试院调取的登录日志,确定其同学吴某(化名)有重大嫌疑。经讯问,吴某称感觉周某平常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如此做是为了惩罚周某。吴某篡改别人高考考试志愿的行为遭到了法律的制裁。

  律师和专家提醒,篡改高考考试志愿本质上是对考生受教育权的侵犯。从司法实践来看,篡改高考考试志愿的行为可能涉及破坏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罪、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不要觉得“无知者无畏”,不要以为事发了还能以“恶作剧”等理由搪塞,违法者终会遭到法律的制裁。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提醒广大考生,要提升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好我们的身份证号、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和志愿填报系统密码等登录信息,不要泄露给别人,预防志愿被别人篡改。一旦发现本人高考考试志愿被篡改等状况,请立即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热点专题

  • 广西招生考试院温馨提示:高校招生录取期间 考生和父母谨慎防范
  • 2021年安徽高考考试录取结果及录取公告书查看入口 点击进入
  • 全国578所高校2024年在京录取最低分及市排名

[]2024年山东日照高考考

[]2024年湖南湘潭高考考